媒介学院>行业资讯

“三强三重”助力乡村振兴一路生花-一个媒介

行业资讯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瞿田村位于江西省芦溪县张佳坊乡南面,下辖8个村民小组,全村人口205户735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环绕,水源丰富,境内有红豆杉、罗汉松等珍稀植物。近年来,江西省芦溪县张佳坊乡瞿田村坚持党建引领“三强三重”发展模式,将党建活力变为发展动力,着力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绘就了党建强、产业兴、乡村美的新画卷,助力乡村振兴“一路生花”。

  强组织重人才,培育组织保障之花

  以“争星夺旗创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持续强化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思路,优选配强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夯实组织基础,村党支部积极推进“三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党员召开党小组会12场次,党员大会3次,上党课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1次,使支部党员党性观念和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建强人才队伍,对村干部进行定岗定责,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人。立足实际,通过“外出学”和“请来讲”的形式,组织全村干部外出学习考察2次,邀请本村优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到村开展培训交流,共同为村级发展建言献策,提高村干部的履职能力。加强党员管理,深入开展“1+10+N”党员联户工作,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党员“月联月访”,宣传政策、听取民情、解决问题,充分激发农村党员活力。组织党员干部到万龙山乡白鹭天堂、湘东区凯丰故居等地参观学习,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使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强产业重发展,绽放增收致富之花

  江西省芦溪县张佳坊乡瞿田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以“党建+”为抓手,创新发展模式,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文旅结合,探索发展新渠道。以“党建+文旅”为主要抓手,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的支持,发展1个支柱旅游业,对“玉皇谷”进行开发建设,打造瞿田峡文旅综合体,配套建设野营烧烤、网红民宿、环谷徒步游等特色景点10余个,全面提升乡村颜值,成为乡村旅游热门打卡点。截至目前,共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全面发展,配套服务多样化。依托“玉皇谷”项目,鼓励村民提档升级农家山庄、农家乐3家,打造农业观光带,在吃、住、行、娱、游方面满足游客的需求,形成一个集特色采摘、养生休闲、亲子游玩为一体的新型旅游胜地,带动周边20名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建立“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种植小红薯20亩、油茶林150亩、秋雪蜜桃127亩,带动29名群众(其中脱贫户7名)就业,帮助脱贫户每年增收约1万元,形成支部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示范、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强生态重治理,盛开党群连心之花

  利用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品质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形成“组织领、党员带、群众跟”的基层治理新局面。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共同参与到城乡环境品质提升行动中,对村主干道、村民房前屋后等区域的生活垃圾和堆放杂物进行拉网式排查和集中式清理,累积拆除“三房”8栋,整治裸露荒地50处,整治菜园篱笆、残墙断壁500米,村庄环境不断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对公共场所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优化升级村庄道路、供水保障、污水处理、农田水利设施,不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积极建设文明乡村,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全年召开“屋场贴心会”35场,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做到群众问题群众评、群众问题群众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5场,党员带头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工作中,真正把党员组织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建设整洁宜居、文明有序的美好家园。(李慧敏)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来源皆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本站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如有侵权联系一个媒介http://www.onemeijie.com/删除